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辽宁省最低工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21:09:21  浏览:98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最低工资规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177号


  《辽宁省最低工资规定》业经2004年10月29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 长张文岳
二○○四年十一月四日

  第一条 为了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关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假、节育手术假等期间, 以及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最低工资的监督管理工作。工会组织有权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违反本规定的,有权要求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
  第五条 最低工资标准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第六条 确定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确定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在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用人单位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因素,以及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因素。最低资标准的测算方法,按照国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最低工资标准公布施行后,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第八条 省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或者调整方案(含最低工资确定或者调整的依据、适用范围、分档分类标准和说明,下同),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工会拟订,经征求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省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最低工资标准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可以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下浮动20%的范围内,拟订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国家和省批准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与本市其他区域有所差别。
  第十条 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或者调整方案批准后7日内,将最低工资标准在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本行政区域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公布。用人单位应当在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第十一条 除由于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以外,用人单位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实行计件工资或者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应当科学、合理地界定劳动定额,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二条 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信用记录制度。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的,由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以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赔偿金。
  第十四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生争议的,依法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最低工资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12月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辽宁省企业最低工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量刑规范化探讨

刘亚利


  量刑规范化改革已经在全国法院试行,全国3000多家法院全面展开量刑规范化工作,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控辩双方可以在庭上辩论刑期,法院最终采纳双方量刑建议,作出宣判。
  实践中,把量刑辩论环节引入庭审的做法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山东省枣庄市法检两家就运用这种审判方式,取得了当庭宣判率提高、上诉率和抗诉率下降的办案效果。之后几年中,云南、广东等省份的个别地方法院也进行了尝试。但使这种审判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化的,是今年10月1日起《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两个指导性文件的试行。这意味着在我国刑事案件的审判中,法官自由裁量权将被约束,量刑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控、辩、审三方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对控辩双方来讲,是对控辩双方的考验,因为律师的参与是提高双方量刑答辩水平的保障。两个指导性文件篇幅不长,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对常见、多发的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毒品等15种犯罪的各种量刑情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范化。对于从未涉足具体量刑应用的律师来说,一方面要对文件认真研读,结合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熟悉、理解法律条文的每一款每一项的每个细节,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经验,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确、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惟其如此,才不至于使量刑辩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才能对最终的量刑提供真正的采纳价值。
  对人民法院来讲是对法官的考验。对于控辩双方的量刑建议要不要采纳,如果采纳,采纳哪一方的意见?抑或双方的意见都不采纳?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人民法院在裁判时必须说理充分,论证详细。因为如果不能说服未被采纳的一方或两方,案件必然会上诉或抗诉。所以,法官一方面要能够正确地适用好文件,另一方面要把量刑的推理过程和结论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述清楚,让控辩双方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当法院对控辩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认为不当而作出新的裁判意见的,要更加注意加强说理及分析论证,指出一致意见的不当之处,让控辩双方服判息诉。
  此外,在量刑辩论程序中,如何保障控辩双方特别是辩方在这种审判方式中的诉讼平衡,是对人民法院的又一大考验。法官在庭审中居于中立的地位,在组织量刑辩论时应注意归纳控辩双方一致或分歧的焦点所在,引导其提出明确、具体的量刑观点及理由,并适时终止量刑辩论审理程序。在刑事裁判文书中,应完整地叙述控辩双方对在量刑辩论中的主要观点及理由,并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正确、合理、合法的分析与评判,最终实现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我国的量刑程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量刑规范化只是个初级阶段。作为此次量刑规范化改革量刑辩论程序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为整个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亚利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令第1号



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已经2012年7月18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代理州长 何华
2012年9月3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为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省政府令第171号)精神,州人民政府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州级有关部门对40个州直部门现有的309项行政审批项目、8个垂直管理部门现有的46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经严格审核和论证,州人民政府决定第五轮取消和调整219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4项(行政许可项目1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4项),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05项(下放管理层级15项、调整实施机关2项、合并同类事项107项为41项、改为管理服务事项81项)。改革后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将在州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后续监管。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限,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健全行政审批制约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附件:1.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4项)
     2.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205项)

http://www.dali.gov.cn/dlzwz/5117219509005975552/20121016/266563.html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